美国为何对发展高超声速打击武器情有独钟?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王明志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经过几年的研究、发展与评估后,美国空军于2018年4月18日宣布,选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主承包商,发展一种新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原型弹(这种新型武器称为“常规高超声速打击武器”,Hypersonic Conventional Strike Weapon),从而将美国的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制工作从设计带入型号的工程制造发展阶段,可以判断,再过几年,高超声速武器将会入列美国空军的空对地武库。
美国是一个在方方面面都会体现重商主义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商人出身的麦克拉马拉出任美国的国防部长,力排众议,在美国的国防装备采购计划中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从粗放到精细的管理转变,对装备采购的数量、批次、价格、能力及交付时间表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项目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基本沿用至今。美国空军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的研发合同总价值9.28亿美元,但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美国空军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没有明确的项目发展时间表,这显示出美国军方对发展高超声速打击武器的渴望与包容,是美国加速发展高超声速打击武器,加快推进先进技术向先进作战能力转化的具体举措。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在高超声速打击武器发展时,避免让对手获取这一类新质作战手段下一步发展与部署的明确信息,力求使新型武器在部署与使用上达成技术突然性。
挂载状态的美国高超声速飞行器
高超声速飞行器是指能够在飞行M数大于和等于5的条件下巡航飞行的飞行器。之所以能够达到在高超声速条件下巡航飞行,得益于这类武器采用的“乘波”气动布局和配装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目前美国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X-43A和X-51A是具有代表性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本身所具有的超高飞行速度、大航程、临近空间飞行高度三个典型的运动学特征,实现武器化后可为美国的空天打击带来显著的优势。
首先,现有防空体系无法有效防御,进一步确保先发制人的进攻优势。目前的巡航导弹虽然能够实施远程打击,但以低空、超低空亚音速飞行,一旦被对手发现,遭到拦截的概率大增,特别是在目标末端,容易被有所防备的高密度防空火力拦截。而高超声速打击武器在临近空间、利用隐身手段高速突防,末端以大俯角攻击目标,中远程防空系统和低空近程防空系统均难以构成拦截条件,攻防平衡的游戏规则被高超飞行速度所改变,进攻的优势得到成倍的放大,美国主动发起进攻的战略决心将会得到强化。
其次,有利于对时间敏感性目标实施即时反应打击。现代战场充斥着各种高机动的重要目标,这就是时间敏感性目标。普通弹药即使做到了精确制导,弹药的飞行速度仍然制约着打击的反应速度。假设一种普通弹药,飞行高度12km,平均飞行速度为M数0.9,对3000km外的目标进行打击,至少需耗时3小时07分。但若使用平均速度为M数5的高超声速打击武器,巡航高度30km,耗时可缩短至33.1分钟。同等条件下,如果高超声速打击武器的平均速度增至M数7,耗时则可压缩至23.7分钟。对于陆基机动式弹道导弹、机动式防空反导系统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不了各种装备的撤收和转移,一旦被发现,很有可能会遭到压制性打击。
第三,可从安全区域对战略纵深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目标发动直接打击。高超声速打击武器的大航程和临近空间巡航的特性,不仅有利于确保打击平台的安全,而且有利于确保打击行动隐蔽突然,可在对手无法察觉的情况下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第四,投射方式灵活,实现常规快速战略打击手段的“三位一体”。高超声速打击武器可以从陆上、空中和海上平台发射,灵活选择发射阵位,从有利方向实施打击,并且使对手在一次突击行动中无法同时将美国各种常规快速打击手段全部压制在地面,保存下来的常规快速战略打击手段也能实施有效的战略反击,常规战略威慑效果也得到强化。
由此可见,高超声速打击武器作为高端打击武器,战略和战术优势十分显著,已经成为航空航天技术发达国家和军事大国竞相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掌握先进高超声速打击技术意味着掌握打击手段的跨代非对称优势,将能拥有战略竞争的主动权和外交博弈话语权,这正是美国最看重的战略焦点。(作者系军事专家 光明网军事科技前沿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