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战场环境瞬息万变,通信系统对战争走向具有重要影响。与现有通信系统相比,5G通信技术在传输速率和稳定性方面有质的飞跃,可以轻松满足未来战场的通信需求。那么,从古至今,战场通信发生了哪些变化和升级?通信又是如何左右战争走向的呢?《军事科技前沿》推出“通信改变战争”系列文章进行深度解读。
从涉足溪流,到进入近海,习惯了陆地迁徙的人类付出了无数代价:无垠的大洋没有地形起伏,但却有诡异莫测的洋流、风向和潮汐,这最终使得几千年来人类在海面上发展出了和陆地截然不同的战争逻辑。
当然,通信技术也不能例外。在海浪的拍击面前,人类的喊声始终脆弱无力;在没有天文定位技术的中古时代乃至更早之前,传达定位更是天方夜谭……而这也就加剧了通信技术对战况的决定性作用:谁能攻克战船和陆地,甚至是战船之间的通信难关,谁就能轻而易举地征服海洋。
确认过眼神:无声的旗语与灯光通信
图为特拉法尔加海战的“决战旗语”,意为“英格兰希望所有人都能恪尽职守”。(来源:allposts)
从公元前一直到十九世纪初,战船之间的通信手段仍旧是那几样:颜色鲜艳的大面旗帜、黑夜中依旧能够有效的灯光、以及最原始的“小艇传话”。
但在瞬息万变的海面上,这些手段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约定俗称的情况下,旗语和相应举旗动作能整合较大信息量,但对望远镜普及度、海面能见度以及海况都有很大要求;灯光信号适用于夜晚和能见度差的环境,但信息量不足;至于详细且大量的信息,那就只能通过小艇上的信使来传递——而在人类尚未掌握蒸汽机的时代,要想靠一双船桨横跨炮火和箭矢横飞的前线,无疑需要划船者极大的勇气。
事实上,尽管在特拉法尔加海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的旗语已经高度成熟,但纳尔逊受伤的消息仍旧通过小艇传达。
被诱骗的伦敦:日德兰海战前夜的电讯交锋
图为日德兰海战前夕集结的战列舰队,这是现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来源:Medium)
在十九世纪后四十年间,无线电通信成为了每一个海战指挥官都趋之若鹜的新宠,原因很简单:无论是舰船对舰船,还是舰船和陆地之间的通信,无线电都能摆脱天气、位置的诸多限制,传递的信息量更远非灯光、旗语等“老办法”可比。
不过,便捷也有自己的代价。虽然不像有线电报那样受到电报线缆、中继滤波放大站等设备的限制,但对手也一样能接收,甚至是定位到无线电信号——而这也构成了人类第一轮“现代化通信战”的基础逻辑。
时间回到日德兰海战的两年前,也就是1914年。在一战开局之初,俄罗斯通过搜检德国战沉战舰残骸的方式,竟意外获取了德国海军的一份通信密码本!
当然,德国人也知道通信密码本的要害之处,因而对密码本的启用和废除有严格规定:一旦密码本可能落入敌手,德国海军就会即刻放弃这份密码本所使用的密码——但随舰沉没的这份密码本可能是个例外,因为德国人认为它已经永远地埋葬在钢铁坟墓中。
而正是在取得这份密码本,以及设立专用破解机构“四十号房”的基础上,英国最终得以破解大部分德国海军密码,继而得知了德国海军意图用小股舰队,把英国皇家海军巡逻舰队骗入包围圈歼灭的“舍尔计划”。
诚然,舍尔海军上将的无线电瞒骗策略相比英国人来说也毫不逊色:诱饵舰队持续进行着高频无线电通信,以伪装出大舰队行进的假象;主力舰队则维持无线电静默,同时由威廉港的陆基电台使用主力舰队旗舰呼号,力图向英国人制造出舍尔舰队仍在港内的假情报。这些措施最终也蒙骗了处于技术优势地位的英国人,并让双方都讽刺地沉浸在“狮子搏兔”的自信当中。
“蛮牛”的胜利之道:新的局限性已然显现
图为“蛮牛”哈尔西统领的第三舰队,是当时地球上最强的海空联合力量。(来源:veneremurcernui)
时间过去三十年,用于海战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密码体系也已近乎难以攻破,但海战的指挥官们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通过无线电发来的信息越详尽越准确,指挥官就似乎越容易“犯错误”。
事实上,从无线电渠道传递来的“即时情报”也来自于前线官兵的观测,甚至是猜测,它和实际情况往往相差甚远,但指挥官往往又对这些情报的真实性不加以怀疑——二战最大规模的海战之一,“莱特湾大海战”就是这一规律的直接体现。
在率主力舰队迎击小泽治三郎的航母舰队,并击沉两艘航母之时,指挥官“蛮牛”哈尔西收到了那封举世闻名的电报:“全世界都想知道,第34特混舰队在哪里?”
当然,这封质疑态度的电报并非太平洋舰队最高司令官尼米兹的本意,它同时体现了双方发报员的个人习惯和误差。也正因如此,二战结束并总结海战经验之后,美国海军开始转向认可新的指挥哲学:在情报受限的无线电时代,分散指挥的价值仍要大于集中指挥。
出品:科普中国
策划:赵清建
作者:旋钮工作室
监制:光明网军事科技前沿
无线电固然是解决海陆作战通信问题的灵丹妙药,其意义远超旗语、灯光信号和传令。但盲目信任无线电的技术优势,也常常会给某一方带来灾难性的败局。
[责编:张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