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无人机在海军已使用几十年,但发展一直较为迟缓。原因是无人机上舰远比在陆地上使用复杂得多,在护卫舰上使用更是难上加难,飞行甲板空间有限,滑跑起飞的无人机显然不行。许多无人机是靠轨道弹射起飞的,很难在小型舰上使用这种发射方式。另外,在护卫舰上回收无人机也是一个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作战系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可以用“雨后春笋”来形容层出不穷的无人作战系统。在护卫舰上装备无人系统可替代舰员完成许多危险的、重复枯燥的任务,减轻舰员的负担,战时还可以减少人员伤亡。
无人机主要承担侦察监视和目标指示任务,这两项任务都需要长航时。理论上,侦察监视无人机的巡逻时间最好不低于10小时,目标指示无人机的作战半径在500千米以上,因为未来护卫舰也将装备远程攻击武器。按现在技术条件,要兼具这两种能力,小型无人机是做不到的,而体积过大的无人机又不适合在护卫舰上使用。
前出的无人机可以解决舰载雷达受地球曲率影响,对海探测距离有限的问题,这对防空、反舰都有重要意义。如果搭载的无人机有足够的续航力,还能执行远程目标探测和目标指示等任务,现在护卫舰装备反舰导弹的射程逐渐增大,单靠本舰传感器无法获取目标信息,需要其他作战平台和无人系统提供目标的信息情报。无人机还可为导弹提供中继制导,过去这项任务是由直升机完成的。直升机防御能力差,留空时间短,所以并不能满足任务需求。有了无人机可以缓解这种压力。
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是美国海军“火力侦察兵”无人机,外形似直升机,可垂直起降,已经在濒海战斗舰上使用。俄罗斯也宣布新型护卫舰将配备自行研制的“地平线”无人机。
下面我们来看无人潜航器。随着技术进步,无人潜航器可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现在已成为海上作战不可或缺的装备。在未来海战中,无人潜航器可凭借体积小、隐蔽性强等特点,完成侦察和搜索等多种任务,利用自身携载的探测装置对敌水面和水下目标进行搜索、识别和跟踪,相当于扩大了搭载平台的搜索和侦察范围;另外还可对敌方目标进行诱骗或干扰。
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装备多种无人系统,其中反潜任务模块的无人装备有:2艘多用途无人艇、2部遥控潜航器,“先进可部署系统”(ADS)、3架“火力侦察兵”垂直起降无人机。水雷战任务模块的无人装备有:2艘多用途无人艇、2部遥控猎雷潜航器、2部“刀鱼”自主潜航器、3部海底测绘潜航器。
日本最上级护卫舰计划装备OZZ-5自主型无人潜航器。该潜航器为了增强探测沉底雷等目标的能力,首次采用双频合成孔径声纳,低频声纳可以探测海底掩埋的水雷,还可以获取水雷的图像情报。高频声纳可以获得精细的海底目标和海底地形信息。
另外,国外新服役的护卫舰大多在船体后部设置了舱门和进出坡道,以便于收放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有的还设置了水雷布放轨道。
出 品:科普中国
科学顾问:侯建军
监 制:战 钊 宋雅娟
制 片:金 赫
策 划:赵清建
摄 像:小 鹏
剪 辑:珞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