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目前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五代机的4S标准:隐身、超机动、超音速巡航和超态势感知。这些性能集合在一架战机上,可以轻松实现对非隐身战机的全面压制,但这些只是单独一架战机的性能,要想充分发挥五代机的优势,除了战机本身的4S,还离不开另一项法宝——数据链。那什么是数据链,它又是如何在空战中发挥作用的呢?
数据链就是互通数据的链路,用于不同作战单位之间依据共同的通信协议相互传输信息。我们之前已经介绍了五代机的雷达、导弹、发动机、气动设计、先进航电系统等,打个比方,如果说指挥系统是大脑,发动机是心脏,气动外形是躯干,导弹是拳头,雷达、光电是眼睛,通信、导航、识别与电子侦察是听觉、触觉和嗅觉。那么数据链就是神经,并不显露于表面。没有先进数据链,就算“眼睛”看得再远,“拳头”再硬,战机也只能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无法发挥团战优势,可以说数据链是五代机实现信息化、体系化空战的关键技术。
我们此前听得最多的就是美军的Link-16数据链,这是美国1994年投入使用的一种通用战术数据链,用于各军种,多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实现陆海空三军跨军种、跨平台之间的信息传输,具有相对导航、精确定位和目标属性识别能力,可以构建满足联合作战要求、支撑对战场统一理解的通用战场态势图,而且装备了美国众多盟国,使北约战机、舰艇可以直接从美军获得战场情报,协同作战。但是,link-16数据链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一是数据传输速率较低,Link-16数据链工作在L波段,带宽最大只有238Kbps。二是实时性较差,link-16数据链是采用时分多址方式的无线广播网络,网络成员以轮询方式工作,依次轮流占用一定时隙广播本平台生成的信息,不可避免导致时延较大。三是网络管理比较复杂。因此,基于Link-16数据链进行联合作战时,更多的是在态势层面进行信息共享与作战协同,难以满足火控级战术协同的要求。
到五代机,空战进入到隐身作战的时代。不仅强调雷达隐身、红外隐身,还特别注重射频隐身。为了实现隐身突防,保持无线电静默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不使用电台进行话音通信,而是不仅要控制机载雷达的辐射,而且还要控制其于数据链的信息获取与分发。因此,Link-16数据链使用的全向天线已经难以满足五代机射频隐身的需要。同时,五代机空战已经从单平台的任务协同作战发展到多平台组网的火力与信息协同作战,高时延轮询工作模式的数据链已经无法满足实时高精度火控级协同的需要。在全新的作战模式下,五代机需要低截获/低探测概率、低时延、高速度的新型战术数据链。
对于五代机的数据链,人们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美国在研制F-22时,为其配备了两种数据链,一种是传统的Link-16数据链,采用纯接收模式工作,只负责接收态势信息;另一种是专用的机间链IFDL,机间链是双工模式,但有很强的方向性,大大提高了射频隐身性能。后来,美国在研制F-35时,基于F-22机间链的成熟经验,为F-35研制了更加先进的多功能先进数据链MADL,下面咱们一一介绍。
F-22的IFDL是一种专用于空对空作战的机间数据链,可以在保持电磁隐身的同时,用于F-22编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不被敌方截获或干扰。F-22的机身上多个位置安装了数据链天线。IFDL有 “内部通信”和“编队通信”2种模式。内部通信模式用于小编队之间,最多可支持4架战机;编队通信即用于编队之间,最多可支持4个编队,比如在超视距空战时,IFDL可最多支持16架F-22的编队协同作战。具体而言:16架F-22分成4个4机菱形小编队,每个小编队的4架战机通过IFDL的“内部通信模式”,进行信息交换和语音通信;各个小编队各有1个长机,4架长机之间可通过IFDL的“编队通信模式”,进行信息交换。
整个大编队中,只有最前面的2架F-22雷达开机,将探测到的目标信息和其他F-22共享,其他14架保持雷达静默,降低被敌方探测到的概率。IFDL数据链将编队中的战机连接成网,每架战机都能进行数据交换,共享编队内的目标数据:比如编队中每个飞行员的工作状态、武器状态、燃油状态,以及对敌机跟踪锁定情况。
在数据链的加成下,可以更好实现战术协同,比如在执行高空拦截作战时,由于F-22的APG-77雷达探测范围非常大,各个小编队之间可以拉开非常大的距离。4个小编队一字排开,每个小编队只有一架突前的飞机保持雷达开机,可以进一步扩大拦截范围。
当和敌方战斗机编队争夺制空权时,F-22可以前后各排成两个小编队接敌,前方两个小编队依次发射导弹后,马上机动脱离,避免进入敌机雷达探测范围之内。后方两个小编队可以打开雷达,对漏网的敌机进行第二波导弹攻击。
除了F-22,F-35也有专门研制的低截获/低检测数据链—MADL,而且为了实现和其他作战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F-35也加装了Link-16数据链。
MADL工作在Ku波段,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实现极窄波束的聚焦,是一种高速率、低截获概率的数据链。F-35机身上多个位置安装了MADL数据链的收发天线阵列,保证360度、任何方向上接收或发送数据,能为F-35战机提供全向覆盖。但是和IFDL一样,MADL的每个极细波束,在任意时刻都只能与1架飞机通信,“一对一”数据交换,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设备。
由于研制时间的先后,F-22和F-35分别配备了两种低截获、低可探测数据链,两种数据链采用互不兼容的波形,相互之间无法建立数据通信,虽然F-35可以通过Link-16数据链向F-22单向发送态势信息,但暴露行踪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所以,两种数据链波形不兼容导致F-22和F-35两种隐身战机之间无法进行火控级的战术协同,大大限制了隐身战机的综合作战效能。近年来,美军在“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和“先进作战管理系统”的框架下,根据F-22的综合航电套件和F-35通信导航识别CNI系统的核心都是软件定义无线电的技术特点,用配置在有人机或无人机上的单一网关系统,将F-22和F-35互不兼容的数据链波形,转换成F-22和F-35都能兼容的Link-16数据链波形,从而使两种五代机之间的数据通信达到火控级精度,不同五代机之间的组网协同作战成为可能。
五代机为了实现全面隐身,要在战机的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射频隐身上做足功课,而要将五代机隐身作战的概念变为现实,则要实现五代机编队内部以及不同型号的五代机之间的动态组网和高速信息共享,这离不开五代机先进的数据链。可见五代机从设计研发到投入作战,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工程。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科协审核:王明志
监制:战钊
导演:金赫
主编:杨晓霖
文案编辑:李科明
后期制作:李卓
制片人:郭默恒
视频制作:北京光速时光科技有限公司